機器人區域產業發展各具優勢,資源互補共助發展。目前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已經表現出集群現象,形成了6大集聚區。而各區域之間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工業基礎、市場成熟度與人才環境等關鍵因素的差別,也形成了各自的獨特優勢進行互補。
特色園區和骨干企業開始發揮出各自力量,推動產業發展走向集聚。眼下,各地圍繞本體制造、系統集成、零部件生產等機器人產業鏈核心環節,主導建設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機器人產業園區與特色小鎮越來越多。通過強強聯合推動產業發展走向集聚,已經成為我國出爐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此基礎上,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未來趨勢也日益顯現。首先是應用場景逐漸向新興領域延伸。以工業機器人應用為例,其領域已由汽車、電子、食品包裝等傳統領域逐漸向新能源電池、環保設備、智能裝備、倉儲物流等新興領域加快布局。同時,各地機器人企業解決方案也由傳統的汽車及3C設備制造逐步向新興領域和行業加快延伸,大幅提升了產品生產質量與服務管理水平,加速“機器換人”進程。
其次是多元應用催生細分市場巨人企業出現。當前,在新興領域下的細分市場逐漸涌現出了一批業務水平較高、貼合行業實際、應用方案成熟的中小型機器人企業。它們憑借專業化和精品化產品服務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建立起較為成熟的產品線條與供應體系,迅速占領相當部分市場份額。
技術服務平臺推動產業雙創建設加快。隨著機器人產業的蓬勃發展,為滿足更多企業的創新創業需求,一些具備技術研究成果轉化能力的企業已經開始與政府和海內外企業聯合,推動技術共享、風險共擔的服務平臺建設,產業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趨勢開始逐步顯現。